毛皮动物疾病——犬瘟热

首页    技术交流    疾病百科    毛皮动物疾病——犬瘟热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引起的犬科(犬、狐、貉)、鼬鼠科(水貂、雪貂、黄鼬等)以及部分浣熊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早期呈双相体温热型,随后以支气管炎、卡他性肺炎、胃肠炎为特征。病后期可见有神经症状出现如痉挛、抽搐,部分病例可出现鼻部和角垫高度角化、龟裂。是当前对毛皮动物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

 

【病原】

 

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属于副黏病毒科(Paramyxoviridae)麻疹病属(Morbillivirus),呈圆形或不整形,有时呈长丝状,有囊膜,病毒粒子直径在100-300 纳米,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病毒。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有核衣壳蛋白(N)、磷蛋白(P)、大蛋白(L)、基质膜蛋白(M)、融合蛋白(F)、血凝蛋白(H)。F和H是主要的抗原蛋白,调节病毒在宿主细胞的进出。螺旋核衣壳核心包含N、P和L 三种蛋白,引导胞内复制并定植在被膜内。M蛋白在病毒成熟期连接表面糖蛋白和核衣壳蛋白。

 

1. 特性 

 

犬瘟热病毒可在来源于犬、貂、猴、鸡胚和人的多种原代与传代细胞上生长,但初次培养比较困难,一旦适应某一细胞后,极易在其他细胞上生长,其中以犬肺巨噬细胞最为敏感,可形成葡萄串样的典型细胞病变,鸡胚成纤维细胞应用的最多,既可形成星芒状和露珠样的细胞病变,也可在覆盖的琼脂下形成微小的蚀斑。

 

    很多实验室动物对CDV有易感性,其中雪貂最敏感。通过雪貂连续传代可以增强CDV对雪貂的致病力,但对犬的毒力逐渐减弱。病毒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接种传代,毒力可减弱。

 

2. 抵抗力 

 

该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易被光和热灭活。室温(20℃)下,在组织或分泌物中病毒至少可存活3 小时。但是气温越低CDV存活的时间越长,在-70℃或冻干条件下可长期存活。最适pH为7.0。CDV对乙醚、三氯甲烷、福尔马林溶液、石碳酸、季铵盐消毒剂、氢氧化钠溶液和紫外线敏感,可以用于病毒的消毒。

 

 

3. 致病机理

 

犬瘟热是一种泛嗜性病毒,可感染多种细胞与组织,但亲嗜性最强的是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感染后,病毒主要从鼻咽和呼吸道散布到支气管淋巴结和扁桃体。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及结膜上皮细胞复制,经2-4 天的增殖,在局部淋巴结复制后被淋巴细胞携带进入血流,产生初始病毒血症,从而可产生体温升高等临床症状,随后病毒散播到网状内皮系统。在淋巴器官增殖的病毒被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携带进入血流,产生二次病毒血症,伴有第二次体温升高,即为双相热。病毒通过脑膜巨噬细胞扩散到脑,2-3周后引起自然性的脱髓鞘脑炎,出现神经症状。

 

【流行病学】

 

1. 流行特点  犬瘟热病毒的宿主广泛,犬科(犬、狐狸、豺、狼等)、鼬科(貂、雪貂、黄鼬、白鼬、貉等)和浣熊科(海豹、熊猫、浣熊、白鼻熊等)、猫科(虎、豹、狮)动物均对CDV易感,并且幼小动物比成年动物更易感。一般来说幼兽在在断奶后15天以后容易发生,并引起大规模传播。

 

2. 传播途径  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以及健康带毒动物,病毒存在于患病动物和带毒动物的鼻液、泪液、血液、脑脊髓液、淋巴结、肝、脾、脊髓、心包液、胸水和腹水中,通过眼鼻分泌物、唾液、尿液和粪便向外排毒。我国发生犬瘟热的野生经济动物饲养场,多数是由病犬窜入或被病犬污染的工具和垫草以及其他物品而被感染,个别的因带毒的黄鼠狼等野生动物串入而暴发本病,带毒动物带毒期不少于5~6个月。也可通过飞沫、空气,经呼吸传染,还可以通过黏膜、阴道分泌物传染。有些患病动物愈后可长时间向外界排毒。

 

3. 发病年龄  不免疫的种兽所生仔兽断乳前发病率较高。免疫种兽所生的仔兽在哺乳期和断奶后15天前很少感染犬瘟热,但由于断奶后母源抗体消失,使仔兽在断奶15~20天以后成为极易感动物,此时发病率最高,其死亡率高达80%—90%

 

4. 高发季节  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当有多种毛皮动物饲养在同一个大型养殖场里。一般都是先从最易感的动物开始流行,经一段时间,再传播到另一种动物。在犬瘟热流行时,嗠易感性较高,一般先发病,然后狐和鼬科动物水貂,其中北极狐比银黑狐和彩狐易感。流行季节主要在8-11月份,呈散发、地方流行或暴发。

 

5. 发病因素  在犬瘟热流行过程中,成年兽有一定抵抗力,一般非配种期病势进展较缓慢,而春季配种期,由于种兽出入,人为增加了传染的几率,促进本病发生。老兽很少发病,仅于流行的中后期,一般出现2%—5%的几率。目前,犬瘟热的流行约70%属典型经过,30%为非典型经过,神经型犬瘟热狐、嗠、水貂较少见。在引种、串种和倒种过程中常发生犬瘟热的流行,到流行的高峰期发病率可达70%以上。如果不采取迅速有效的防制措施,疫情会很快演变为地方性流行。本病可以造成母兽流产、死胎及大批空怀。

 

【临床症状】

 

犬瘟热在易感动物的潜伏期一般是3-5天,但若毒株来源于异种动物,由于需要一段适应时间,潜伏期可长达30-90天。患病动物病初犬精神萎顿,食欲不振或缺乏,眼、鼻流出浆粘性分泌物、脓性分泌物,有时混有血丝,发臭。体温升高,39.5-41℃,约持续1-2d,下降到常温,此时患病动物精神与食欲好转。但2-3d后再次发热持续数周之久,即所谓的双相型发热,病情恶化。鼻镜、眼睑干燥甚至龟裂;厌食,常有呕吐和发生肺炎。有的病例发生腹泻,粪呈水样,或粪便带血,恶臭,患病动物消瘦,脱水。脚垫和鼻过度角质化。

 

发热初期,少数幼犬下腹部、大腿内侧和外耳道发生水疱性脓疱性皮疹,康复时干枯消失。

 

这可能是继发性细菌引起的。有的病例会出现神经症状,犬瘟热的神经症状视病毒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部位不同而有差异:或呈现癫痫、转圈,或共济失调、反射异常,或颈部强直、肌肉痉挛,但咬肌群反复节律性的颤动是本病常见的神经症状。病兽出现惊厥症状后,一般多取死亡转归。妊娠母兽感染本病可发生流产、死胎和仔兽成活率下降等症状。

 

在发热的早期白细胞减少,但后期如细菌性继发感染未被控制,则出现明显的白细胞增多。犬瘟热的症状多种多样,令人防不胜防,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症状:

 

1. 急性型   即脑炎型。常发生于CD流行初期或后期。狐感染脑炎型CD时,病狐出现咀嚼痉挛、头肌和四肢肌肉痉挛性收缩、麻痹或不全麻痹。某肌群不自主地有节律颤动,一般为进行性的,起初是后肢,而后导致完全麻痹。银黑狐常突然出现视觉消失,瞳孔散大,虹膜呈绿色。急性型的病程2~3天死亡;而病貂往往看不到特征性的表现,会突然发病前冲、滚转、四肢抽搐,头颈后仰或咬住笼网,吱吱尖叫,口吐白沫,癫痫性发作间隙犹如健康状态,经多次发作后全身处于无力状态,不能支撑起立,体躯瘫软任人摆动,病程仅1~3天,转归死亡。有时只看到1~2次抽搐、尖叫、吐沫,仅几分钟便以死亡告终,发作后体温均在42℃以上。

 

2. 亚急性型  即混合型。病兽病初似感冒样,眼圈湿润、流泪,鼻孔湿润、流涕,体温升温,出现“双峰热”,即在感染后2~5天出现第1次高热,体温多为40~41℃,持续2~3天,而后体温下降至常温,经5~7天又出现第2次高温,可达41.5℃,再经3~5天病兽死亡,“双峰热”是犬瘟热重要的临床特征之一。除体温变化之外,病兽的消化道和呼吸器官也常表现特征变化。患病动物的肛门黏膜或外生殖器发生微肿。食欲减退或拒食,鼻镜干燥。随着病程的进展,眼部出现浆液性、黏液性、乃至化脓性眼眵,黏着在内眼角或整个眼睑周围,严重者将整个眼睛糊死。

 

鼻端亦有少量分泌物固着,重者将整个鼻孔糊死。口裂和鼻部皮肤增厚,黏着糠麸或豆腐渣样的干燥物。病兽被毛蓬乱、无光泽,毛丛中有谷糠样的皮屑。颈部或股内侧皮肤,有黄褐色分泌物的皮疹,病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腥臭味。病兽消化紊乱、下痢,病初排出黏液性蛋清样稀便,后期粪便呈黄褐色或煤焦油样。肛门红肿外翻,呼吸促迫,尿流不止。公兽腹下被毛浸湿,极似尿湿症。少数病例同时表现脚掌红肿,趾间溃烂。

 

有时病症稍缓解,但很快又恶化。CD病程后期,部分病兽出现后躯麻痹,共济失调或拖拽前进,或者某部肢体呈现不随意运动,如仰头歪颈、肌群震颤,神经症状间隙发作,一次比一次严重。病程平均3~10天,多数转归死亡。

 

3. 慢性型  

 

即皮肤黏膜型。一般病程都在20天以上,病兽以双眼、耳、口、鼻、脚爪和颈部皮肤病变为主。病兽食欲减退,时好时坏(吃跳食)。不活动,多卧于小室内。眼睑边缘皮肤发炎、脱毛、变厚、结痂,形成眼圈,或上下眼睑被黏液脓性眼眦黏着在一起,看不到眼球,时而睁开,时而又黏着在一起,反复交替多次。鼻面部肿胀,鼻镜和上下唇、口角边缘皮肤有干痂物附着;有的病兽耳边皮肤干燥无毛。

 

四肢趾掌肉垫增厚,为正常时的几倍,病初爪趾(指)间皮肤潮红,而后出现微小的湿疹,皮肤增厚肿胀变硬,俗称“硬足掌症”。皮肤弹力减弱,出现皱褶,尤以颈、背部为重,被毛内有大量麸皮样湿润污秽的脱屑,发出难嗅的腥臭味。有的病兽外阴肿胀、肛门外翻。此类型病兽虽然多取良性经过,但发育落后,皮张质量降低等,一部分病兽出现并发症后,还是以死亡转归。

 

4 . 隐性感染型 

 

即非典型经过,多见于流行后期,病貂仅有轻微的一过性反应,类似感冒,或仅有轻度皮炎及一些极轻的卡他性症状,看不到明显的异常表现,多耐过自愈,并获得较强的终身免疫力,但也成为隐形带毒者。部分病兽出现细菌继发感染并发症,终以死亡转归。

2019年4月27日
浏览量:50
收藏

        金玖诺牧业官方网站的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转载的文章,如果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邮箱:nuo@9nuofar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