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的繁育技术下
公、母貂适宜性比为1:4~5;水貂配种初期日放对1次,复配阶段日放对2次,2日内交配成功3次时要休息1天。
配种初期主要任务是训练公貂尤其是幼公貂学会配种,以便为配种旺期打好基础。公貂在配种的初配阶段,利用率就应达85%以上。
放对配种中要注意观察每只种公貂交配行为的特点,对交配速度快和母貂不站立、不抬尾也能交配成功的有特殊交配技能的公貂,要控制使用,以便专门用于难配母貂的配种。
放对前1天就要做好有目的性的放对计划。放对时优先给交配急切和交配成功率高的公貂放对。同日内既有复配又有初配母貂时,应当优先给需复配的母貂放对。
公、母貂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择偶性,有些个体表现出很强的择偶性。择偶性强的公貂应控制使用,择偶性强的母貂可通过多与公貂试情来选择合适配偶。
精子密度:精液中精子密不可分呈云雾状为稠密;精子之间有1个精子的距离为稀薄;居两者之间为较密。精子稀薄的精液为不合格精液。
精子活力:指呈直线前进运动的精子所占的比例,精子活力要求0.7以上,低于0.7为不合格精液。
精子畸形率:精子畸形是指尾部弯曲、头部脱落和顶体脱落等不同于正常精子形态的异常精子。各类畸形精子比例超过20%为不合格精液。
2020年3月20日
ꄘ浏览量:50